根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精神,我校拟举办关于举办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宿州学院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大赛旨在激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表导演专业、动画专业、设计专业、美术专业、新闻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平台。
二、竞赛主题
徽韵新声・数智青春,数字时代江淮文化影像叙事的青年创变
三、竞赛方案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文学与传媒学院
(二)竞赛主题
徽韵新声・数智青春,数字时代江淮文化影像叙事的青年创变
(三)作品类型
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影视评论、影视文学剧本。
四、参赛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1.参赛作品要求画面清晰,文件为avi、mov、mp4、mpg等格式,接受720p、1080p、2k、4k标准,设置中文字幕。
2.影视评论即对电影电视、综艺节目、影视现象进行评论,片目不限,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文字查重复制比不得超过15%,且未公开发表。
3.影视文学剧本仅限中文文学剧本,必须具有完整的剧本框架、长度和形式。上传剧本需包括片名页、故事大纲、人物简介和剧本正文。文字查重复制比不得超过15%,字数不做要求。
4.为取得较好的展示效果,建议参赛者提供微电影宣传海报,规格为50cm×70cm(宽×高,竖版),不低于300像素,文件为jpg格式。
5.参赛作品内容需健康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无色情、暴力、血腥、恶搞、低俗等不良内容,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6.所有参赛作品均系参赛者本人(或老师指导下)原创设计作品,不能由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代替。比赛暂不接受AI制作的参赛作品。
7.参赛作品所涉及的画面、声音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授权书。大赛组委会不负责对参赛作品拥有权进行核实,若发生侵权或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若发生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经官方认定具有舞弊行为的情况,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索回相关奖项。
(二)数量限制
1.参赛作品需为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创作的原创作品,每名参赛者或团队提交至组委会的每个类型作品数量不超过2项,5个作品类型累计提交数量不超过4项。
2.同一参赛类别中,同一教师指导报送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4件(其中第一指导老师限2件,其他排序指导教师限2件)。学生参与比赛可无指导教师。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参赛指导教师。
3.影视评论、影视文学剧本类别参与人数不超过2人。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为团队参赛项目,每组人数建议不超过6人。
(三)其他要求
1.参赛者提交的所有信息必须真实合法,否则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追回表彰。
2.参赛作品授权予第三方使用的,不能参与本次赛事。
3.历届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已获省赛奖项作品不能参赛。
五、评分标准
(一)主题
紧扣主题、选材新颖、作品原创、故事线索要求清晰明了,内容充实、积极向上,表现一定的精神风貌。
(二)创意
独具个性创意品位,以新颖拍摄手法,原创线索编排及独特表达视角切入,深度诠释主题内涵。
(三)声画效果
画面美观生动、清晰、构图合理、镜头稳定,色彩搭配协调,不出现太亮或太暗的镜头,配音优美,搭配清晰,对应题材,声像协调同步,有表现力、感染力。
(四)技术运用
字幕准确,制作技术运用巧妙,画面剪辑准确。
六、奖项设定
根据比赛的成绩分别按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
以每个参赛类别进入终评环节的参赛项目数为基数,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七、联系人
魏逸扬18955762878 QQ:593580982
附件:附件1.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报名表
附件2.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学生承诺书
附件3.作品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