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文学与传媒学院领导班子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23日

2019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文学与传媒学院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引,以宿州学院“十三五”建设规划为目标,以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方向,立足教学、科研和指导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心工作,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文学与传媒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文学与传媒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四次专题研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7次。严格执行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及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召开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会14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暨教师党员学习大会12次。制定《文学与传媒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文学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委员会议议事规则》。健全落实高校统战工作机制,2019年 1位教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二)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一是贯彻落实第26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精简会议,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二是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分工负责,开展课程思政学习研讨、师德师风承诺践诺和调研等专项活动。构建总支书记主抓、班子成员协调配合、稳步推进、持续发力的党建模式。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工作,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选拔推选符合高职称的教研室主任担任支部书记,指导支部书记独立开展政治学习、业务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侧重鼓励指导教师党支部开展课程育人特色工作。2019年党建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党总支和教师党支部及文化产业管理学生党支部获得 “达标创优”、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学生党支部“提升”的好成绩。三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生活制度。做好“书记项目”等党建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与发展的融合。

(三)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一是加强大思政育人队伍建设,做到两个融入:注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之中;注重党团和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推动思政教育融入谈心谈话、就业学业指导、心理咨询等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坚持合作开放互动育人的工作理念不动摇,深化校企合作,聚合社会资源,发挥企业、用人单位、家庭和学院共同培养人才的效用。二是文化、实践育人特色凸显。通过试点工作,已在在关注、关照和服务大学生成长上固化一些常态工作制度,如: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规定;2.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暨读书汇报会制度;3.课程育人系列实践;4.辅导员关注大学生成长谈心谈话记录;5.班风建设年活动;6.大学生成长成才档案记录;7.大学生成长之星案例宣传;8.大学生职业人物访谈和职场体验专项活动;9.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月活动;10.毕业论文(设计)德育答辩制度。三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基本建立了党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策划开展“筑起承重墙、建好专业柱”课程育人微课录制暨教学观摩活动,录制的9门9段专业课程思政微视频已上传院部网站“三全育人”专栏,该项活动获得多家省级媒体和学习强国报道。

 

事业发展工作

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完成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根据学校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指导意见,通过校外考察、校内座谈、院领导统筹、专业负责人挂帅、全员参与等方式,完成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论证工作。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优化课程内容,举办“人人过关,课课精彩”教学能力提升活动、“课程育人”微视频录制及教学观摩活动,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切实推进“高教40条”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的贯彻落实,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确定核心办学内容,将差异化教育确定为学院核心办学理念,教师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业质量。举办招聘会和宣讲会近10场,赴南京、苏州等地开展就业市场调研,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实行“一生一策”就业帮扶动态管理模式,精准帮扶“双困”毕业生,帮助实现稳定就业。落实“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广泛宣传、大力动员、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举办第二届创新创业论坛,邀请企业进校园,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抓好考研工作,2019届毕业生中有87人报考了硕士研究生,报考率为43%;上线人数为40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6%;最终23名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占报考总人数的26%,多名学生被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考研质量进一步提高。

——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献礼青春,牵手同行”志愿支教、大学生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岗位体验活动、“爱助夕阳,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和影响。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协调各方资源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拓展实习基地,落实专业实习。与南京首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亿普书院、芜湖方特、拂晓报社、宿州电视台等单位签订(含续签)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与星娱传媒、合肥咪咕电子商务公司等已初步达成共建意向。2019年度毕业生实习提前至7月开始,目前第一批实习已经结束;第二批实习工作即将开始。

——强化学生科研与竞赛。2019年获宿州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1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省级竞赛22名学生获奖。2个团支部荣获2018-2019学年度校红旗团支部;1人荣获宿州学院2019年十佳大学生,1人荣获宿州学院2019年十佳大学生提名奖;2019年宿州学院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优秀调研报告2项,优秀指导教师1名,先进个人17名;宿州学院第二届语言趣味运动会中荣获冠军;“辉煌七十年,唱响新时代”合唱比赛二等奖;“校园好声音”比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大赛优秀组织奖;入驻宿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项,入驻创客空间1项;安徽省高校成语大会,青春风文学社荣获优秀组织奖。

(二)加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建设

——提升科研教研水平与宿州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宿州文化研究所,首个平台项目已获立项。获批科研项目11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国家语委语保专项1项,教育部教育科学重点1项,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校级平台项目2项,横向项目1项。获批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经费150万元。发表论文25篇,出版专著1部。获批省级质量工程4项,校级质量工程2项,其中省级教学团队1项、省级教坛新秀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深化与宿州市委宣传部、宿州市方志委员会、宿州市博物馆、宿州市妇联等政府机关的合作,与海螺宿州分公司、华美传媒、宿州讴歌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广泛开展技术合作、科技咨询和服务。积极参加地方文化发掘与研究,除宿州文化研究所外,还参与宿州市赛珍珠研究会的建设工作,多位老师当选副会长、常务理事或理事,会员超过20人。协办第十届淮河文化研讨会。

不断增强办学能力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中国语言文学获批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共计150万元;邀请著名高校12位专家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得到与会专家全方位指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完成专业评估取得优秀成绩,新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省内候选名单,汉语言文学专业完成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计划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建设前沿思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等基本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增了“创意写作”方向,新闻学新增了“视听传媒”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增了“文化旅游”方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申报副教授3人,晋升1人。申报讲师2人,晋升1人。招聘专职实验员1人,专职辅导员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人,外出访学1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人,荣获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文科一等奖1人,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各1人,获校级教案评比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新增“双能教师”9名。

——加强教师发展能力培养。选派教师访学、研修、培训等,开展教师挂职锻炼和“双能素质”资格认定工作,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建设,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继续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活动,提升学生教育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国(境)外交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海螺集团印尼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培养数十名印尼留学生,力争在印尼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师能力发展工作站,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完成实训室建设及搬迁工作。新建非遗文化实训室、会展综合实训室、沙盘实训室等实训室。原有实训室由教学楼搬迁至逸夫楼,教学资源更加集中。

做好审核评估工作落实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开展审核评估预评估和正式评估工作,召开7次全体教师会议、8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会议,研究审核评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院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在预评估与正式评估中均获得专家好评,尤其是正式评估期间举办的师生实践教学作品展给评估专家留下深刻印象。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优化精神文化主旨、引领地方文化潮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围绕差异教育的办学理念,依托“孟二冬研究会”“宿州文化研究会”“皖北语言文化研究会”和“民俗文化节”和“文化创意作品大赛”和“摄影大赛”等学生团体、科研机构和品牌活动为载体,以传统文化活动月、青春文化、志愿服务三个系列活动为统揽,营造良好精神文化氛围,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兴趣爱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2019年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经典诵读等校级活动9项,组织举办文化创意作品、摄影大赛等院级活动40余项。为文传学院学子培养高尚情操、发挥自身特长提供了广阔舞台。

 

、主要不足

(一)党建方面

1.理论政策的学习不够扎实深入,与实际工作不够紧密。

2.部分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模范带头作用有待加强。

3.抓党建谋发展相关制度落实有待提高。

(二)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方面

1.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新闻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缺少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技能操作的师资。

2.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人数偏少。

3.在实训室中完成的实训项目较少,教学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

4.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到实处。

5.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较少,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服务教学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力度不够。

(三)团学工作方面

1.青年思想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不强,团组织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单一。

2.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有待加强,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未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3.标杆发掘及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在各工作中的标杆榜样带头作用。

4.各团支部的工作主动性不够,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0年3月18日

快速导航